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Lomo


去年2007年2月間,我收到了一個紙箱子,裡面裝的,就是我人生第一台Smena 8m。

在當時,Lomo相機很冷門,而且沒有半個人知道,因為這是個滿街的數位相機當道的世代。我人生再度拾起底片是在我收到相機沒幾天,一整間沖洗店,只有五捲底片,放在老闆餘光才的看到的架子上,一捲400度的富士X-tra底片,120元。

既沒有數位,又吃底片,連個自動回片過片都沒有,更沒有閃光燈,落伍到誇張的地步,有些人不敢相信這樣的相機竟然掉入了這樣的時代,而多看我ㄧ眼,或是來問我哪裡有賣這樣造形的水壺。我每天帶著他上課,出去玩,嫌包包重卻永遠不怪罪他,因為我知道當我看到成果,會笑的很開心。

我不得不承認,這種相機會讓我對「攝影」這兩個字發酵,起了一點腎上腺素在書店想拿起最上面一排的攝影圖集。

到了今年,各大Lomo版開始有許多類似讓人想砸電腦開頭的文章標題︰
[新手] 請問哪一台適合新手拍,謝謝
[請益] 為什麼我拍的相片沒有暗角.....

我就知道,Lomo開始打開知名度了。

愈來愈多人接觸,就會有愈來愈多人喜歡,也會有愈來愈多人討厭這類的照片。在那時,我才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不是數大便是美,人多就是好。

當一個背著上萬的LV包包走在路上的熟女,開始看到穿著制服的小女生也在背仿的LV,他就會不覺得自己擁有的有多特別。人很多,貓空只會變很吵。

人多,會產生一種主流意識。暗角、正負沖、商業化隨之而來,多數人認識的Lomo是這樣,也愈來愈多人這樣。

我開始發現我忘記玩Lomo的初衷是什麼,所以我有好陣子,讓我的Smena 8m待在大象曼谷小包包裡渡過我的冬天,我的罪惡感,不過也是真的冬天,就是窗外會下著綿綿細雨的那種冬天,但常常看到Pan的作品,我會試著想起,試著打開包包的拉鍊。

接著我的快門聲又繼續響起。

時間一久,底片積的很厚,Lomo才告訴我,我原來對焦的功力還很爛,不過這卻是數位商品避免讓我發現的秘密。

數位相機只會照出好照片,還有過了三十年,保證我的學士照仍不泛黃的鮮豔,而糟糕的照片都在按下快門內的15秒內會被刪除。

底片很難買我知道,沖洗照片很花錢我也知道,不過我也知道自從按下相機的快門後,會一直期待到沖洗出照片,到未來的二十年後,我確信這張照片還是會讓我很開心,這就是我為什麼想玩Smena 8m。

既使是一張光圈忘記調回來的照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