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For Stephen


有時候偶像除了他們的作品外,他們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會影響台下的人們,甚至改變他們的一生。

昨天在去方大同演唱會的前幾個小時,我在網路看到Boyzone的Stephen猝死的消息,得年33歲。

一開始這看起來很像是一個玩笑,但這不好笑,也不是玩笑。

約在1999年始,當時的西洋樂壇是偶像男孩團體當道,最帥的男孩總會唱出最紅的歌曲。我喜歡上Boyzone是他們出第三張「Where We Belong」,而且已經是他們結束台灣的行程後,才抱著一顆戰戰兢兢的心情去夜市的唱片行買了我人生第一張西洋專輯,整個晚上只翻到Stephen照片的歌詞頁本看了很久,因為我翻了很久的字典,想知道他的感言是寫什麼…。

我也開始知道愛爾蘭的首都是都柏林,會停留在地理課本裡久一點,因為他們常常在那邊有活動;我也愛上了英國,想著要把英文學到最好,總有一天要去英國看他們的演唱會…;我總在溼冷的早上起不來,但我騙自己這裡是倫敦的時候,就可以有效的趕走我的瞌睡蟲。

以前常常為了想要見到他們,在不合邏輯的的夢境裡面常會夢到他們不是來台灣開演唱會,不然就是可以和Stephen擁抱時,他突然變小變不見了,每次起床後,我總會告訴我自己,下次Stephen或是Boyzone來台灣,我一定要去看他們。

後來Stephen出了個人專輯「New Beginning」,但他來台灣的時候在機場對記者比了個中指還不停的罵Fxck,讓我對他的印象全毀,從以前期待已久他的來到,卻在這一次我選擇缺席,之後Boyzone及他的新作品都停擺,對他的喜愛也漸漸日益減少。

我從不否認,我喜歡Stephen的長相和歌喉,就像一般小女生喜歡男孩偶像般,我沒辦法像其他人可以專業評論這個男孩團體和聲有多美、實力有多堅強,就算問14歲狂戀他的我,我也只會跟你說他很帥,唱的歌很好聽;但過了十年的我,對他的辭世仍會惋惜難過,卻不是因為我還是個超級迷戀他的人,而是因為他曾經影響了我一段生命,還有每首歌留給我的回憶有如此多…。就算再怎麼回想國中時光的我有多蠢,想到以前喜歡他的時光,我還是感到美好。

在幾經掙扎後,我還是決定留下他這次壞消息的剪報,沒想到多年後我再次親手剪下Stephen的新聞,就是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消息,希望他在另個世界,仍是那樣快樂的唱著歌,寫他想出的童書。


這篇文章獻給Stephen Gately,I will miss you。